2012年9月27日 星期四

A貨和B貨的辨識指南之一



A貨和B貨的辨識指南之一







A貨表面光滑,明亮,但並不平整(見圖):




B貨表面受酸侵蝕的影響,會出現所謂的酸飾網紋(見圖):


當然A貨也會出現拋光不好的情況,但表面是孤立的小坑,而不是連續的網紋


看看A貨拋光不好的情況
13


這些都是放大鏡下用反射光觀察到的表面現象,用肉眼是看不到的,但是肉眼可以感覺表面明亮度的差別,
通過這個也可以理解為什麼B貨光澤度比A貨要差一些!






=翡翠B貨的製作過程及鑒定=


製作


早期的B貨,主要目的是由於翡翠的表面常會有一層黃色的鐵染物質,影響翡翠的外觀。通常的方法就是將翡翠浸泡在強酸中,經過一段時間,它表面的黃色即可去掉,這種過程叫脫黃。


初期的B貨經酸洗處理後,再洗靜,然後上臘,粗看與正常翡翠沒什麼分別,但當受到溫度的影響時,所上的臘就容易脫落,因此表面的裂隙很快會顯露出來,所以初期的B貨十分容易檢驗出來。




現在的翡翠B貨的製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技術也不斷的改善。過程如下:


一、首先要選種,不是任何種質都可以做的。

二、選擇強酸溶液,現在一般用鹽酸,將需要處理的翡翠洗淨放入浸泡,種質不同所需要的時間也不同,一般需2-3個星期,由於強酸的侵蝕,翡翠原來緊密的結構會遭到破壞而成鬆散狀。


三、將經過酸處理的翡翠洗淨,這時翡翠表面及內部已形成蜂巢狀,結構變得十分鬆散。所以需要用粘結力極強的環氧樹脂膠結起來。


四、加熱固結,將用環氧樹脂膠結的翡翠用錫紙包住放在微波爐中加熱,一方面使多餘的樹脂流出,同時加熱後也會使環氧樹脂固化。


五、最後用刀將肉眼能看出的凸出的環氧樹脂部分切割去,拋光。




鑒定


一、顏色,經過漂色的翡翠,顏色一般顯得較鮮艷,但不太自然,有時會使人感到帶有黃氣


二、光澤,具有樹脂的光澤,天然翡翠呈現玻璃光澤。


三、結構,結構顯得鬆散,有的晶體會被錯開、位移。


四、看種質對好的透光,A貨光線的穿透力較強,晶瑩剔透,在蒼蠅翅處反光很強;B貨的光線穿透力較弱,比較糊;就像玻璃和玻璃膠的感覺。種質差的只有看表面,但最近有很多新開出來的白地青的料子種很差,做出來的東西表面有很明顯的酸洗的特徵,但上紅外光譜吸收儀反映則是A貨,沒有膠峰。


現在人工處理翡翠的技術越來越高超了,要正確鑒定亦相應變得困難。大家只要多看實物熟練的掌握翡翠的各種特徵,一定能將之識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