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性價比知識(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性價比知識(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1月20日 星期日

翡翠價格 (轉)

翡翠價格 (轉)








玉無價,只是一個說法,真的無法看價的話,拿什麼買呢。喜歡就好這種話,是拿來安慰人的,不代表如果你喜歡,它就真的值這個價。鑒定版的估價一直比較混亂,為什麼,我說句得罪人的,是因為不跑市場、只坐在電腦前臆想的人太多,只按照自己一廂情願的心理價位給價,不混亂才怪
 
價格確實沒有具體的量化標準,但是有一個大概範圍。種水、色、尺寸、是否正裝、市場行情等都是決定價格的因素,錯綜複雜。一批貨的貨頭和貨尾還兩個價呢
 
白玉和翡翠是一個道理,玉質、白度、皮色、工、款,都是決定價格的因素。也是沒有量化標準,但是有一個大概的價格範圍。籽料是一個價格,青海料是一個價格,俄料又是一個價格。不能說我喜歡青海料,我就拿高級籽料的價格去買他,那不是喜歡,只能說你挨宰了;這種人再多一點,就是擾亂市場價格
 
打個比方,各方面都達標的籽料,原籽是一個價格,原籽的雕件是一個價格,切成牌子是一個價格,做成鐲子又是另一個價格,這是有規律可循的
 如果是有點名氣的工作室做的東西,要加上品牌效應。比如,一級白、細度潤度等各方面都達標、無重大瑕疵的籽料雕件,重量在20g左右的,工作室可以要到上千一克;有瑕疵的話,價格會低一些,有款無款又是一個價格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郭家五萬以上的東西落“長宜”款,五萬以下的落“宜”款,這個是最直接的價位上的區別
 南石家的小件,動輒都是要到上千一克的,那是他的品牌效應。翡翠也許沒有,但是品牌對白玉來說是決定價格的重要因素。類似的料子,類似的工,如果不是工作室出的,價格就會下調很多,這是明擺着的,也是估價的重要標準。你可以說工作室的東西暴利,但是品牌決定市場,有人願意為這種品牌效應買單,也無可厚非
 
跟猩猩聊天的時候,我們曾經說到過,新手因為懂得少,所以膽子大、買的多;但是有一些經驗之後,出手就知道猶豫了,買的少了;等真的成了老鳥,反而經常買不到東西。因為他知道看好壞了,知道挑了,價格也摸了個大概,知道買性價比最合適的了。有的時候真正的玩家反而是買到什麼東西的,都是越玩膽子越小,越玩出手越少的,除非他是煤老闆、地產商,可以不眨眼隨便買六七位數的東西
 
以前玩過一陣子核雕,這東西也是有價格規律可循的。料子不是關鍵,差別不大的,工才是關鍵。有幾十的、幾百的、上千的、上萬的,都是工在決定這東西的價格。如果說我喜歡這東西,東西本來值個2W,但是我覺得這串核雕,本身材料又不是稀奇東西,工呢,也就是人在上面隨便刻幾筆的事兒,那馬馬虎虎一百塊差不多給我得了,反正我就看到這價,你拿我怎麼著吧,賣不賣吧。我要這麼說,老闆不拿板磚拍的我肝顫兒才怪
 
最後,翡翠、白玉的確都是玩物,喜歡是前提,但懂得看東西、看價格是必須的,玩要玩的明白,心理暗示法什麼的,都是阿Q精神了。豆種的東西你當化地買(賣),只能說不懂行,還需要修煉。買了之後問價更正常,學習的過程而已,否則還玩什麼,光砸錢進去了,玩了也白玩,全白瞎了
 有的時候,實話告訴別人吃藥了、買虧了是非常正確的舉動,說的狠一些,才能進步的更快,藥吃的更少。只值幾十塊的東西,拿幾百塊去買就是吃藥,六位數的東西,你抱著五位數的心態去看,是永遠買不到的,引用老郭的名言就是:你被時代的馬車拋棄了


blog者 後話

早些日子假期有點時間,出去了閒逛,在其中一檔停留比較久的時間,檔主正有客在買野,阿女三十來帶著媽媽看似都是小白,
好像買些小朋友滿月的小鐲,都是三兩百的,可能是我的影響,跟檔主閒聊了幾句,給買玉的人以為我是熟客,看她們來來回回
還了幾次價後,忽然想買起大鐲了來,我看到她媽手上帶著三彩B鐲,色都變了,檔主鐲子大部份都是豆種多綿多筋,色什,要不就是種
差的油青,不堪入目,開價居然也要千多,心想批發價也不知要不三幾百,母女在那堆不堪入目的鐲子,來來回回選擇,最終拿了
一隻豆種三彩(因為色太亂,什色,綿多,筋多,有黑污),檔主又用支瑪瑙棒拷支鐲,再找其他的來拷,然後說聲音多清翠,我心想不是B,
就差不了(不要信聲好,玉質一定好,要看整體的,聲好只能証明不是B)最終買了一大一小鐲,千三埋單,當時真的很想開口叫她不要買,
雖然現在的翡翠真的不便宜,但一千多真的可以買好些少的,大不了不買翡翠,買瑪瑙,買岫玉,水沬子,一千多可以買幾好的了!

我明白開店做翡翠買賣的都不是易做,本身要壓貨,貨就是錢,一千回來的,不賣他千八,(人工,電費,租金,利潤),都只是實賺三幾百,甚生活呢?
值幾百的東西,升值最多的也不會到幾千,但幾萬的翡翠升值上來,就是十萬八萬以上,可能是兩倍三倍,但做玉器的壓貨錢你有沒有,所以價格不好說,
買家盡可能多比較幾間商鋪或網店,看看性價比高低,那些狗屎地都賣過千的,可不用看了!



2012年11月7日 星期三

玉石玉商玉價玉友之玉價篇玉價

玉石玉商玉價玉友之玉價篇玉價


俗話說,黃金有價玉無價。 只要成色確定,同一成色的黃金在天下任何一地方都是一樣的,確定金價沒有任何困難。但玉就不同了,白度,細膩度,油潤度,大小,器型,花棉裂傷水線的位置,雕工,年代……影響玉定價的因素方面最在太多,以至於對玉的定價,安全是憑着玉商的感覺和市場的感覺。 假如被偷了一塊金磚,小偷抓到了很容易審判。但一個小偷偷了玉,基本上沒有辦法定罪,沒有任何一個權威部門能給法庭一個確定價值。價3萬和值3萬是不同的。 所有剛接觸玉的人,都看不明白玉的價格,這個時候,人們總會不自覺地選一家自己認為定價較準的玉商作為參照系。如果不幸選了一家相信“黃金有價玉胡價”“在商言商”玉商,在很長時間時,確定玉的價格時感覺是錯亂的。 

 對於玉價,還是可以根據玉質,雕工等,可以大概確定價格的範圍。在討論玉價前,先給大家分析一下幾種常聽到的說法。 我們經常聽到:玉漲價,是因為原料漲了。總有人那麼告訴大家:“你知道嗎?你知道現在新疆的原料市場嗎?玉價天天在漲,你知道現在是個什麼價嗎?”這一聽也對,原料漲了,這成品玉能不漲嗎?原料漲50%,成品也漲50%。原料漲一倍,成品也得漲一倍,聽上去是那麼地天經地義,那麼地理直氣壯。 

 其實,這裡就有一個玩弄人智商的小花頭了,舉個例子,假如一種夾心餅乾,麵粉是1元錢一斤時,餅乾賣20元錢一斤,後來麵粉漲價了,漲到2元錢一斤,於是這種餅乾就得賣40元一斤?如果這樣漲價,那就是強盜了。 玉也是一樣的,假設,原料本來是3萬元一公斤(年前的價),70克的料做出50克的把件,料成本是2100元。加工費是3000,公司利潤(公司的利潤早在工錢裡出來了)是1000元,這件的價錢是6100元。

現在的料漲了50%,那麼,只是原料成本上漲,原料成本為3150元,再加上3000元的工,1000元的利潤,實際價格為7150元。總價格應該上漲在18%。 這就是儘管玉石原料價格上漲,但在第二類玉商那裡,價格只是上揚,還沒有給人一種上漲明顯的感覺原因,更沒有翻着倍在漲。但是在四類玉商那裡,他們就敢玉料漲50%,最後的玉器價格也漲50%,甚至更高。 這還算好的,更黑的是,山料,年前且未的山料不過是2000元一公斤,一克也就是2元錢,就算是現在,一級白的山料也就是6000元。假設一個10克(用料15克)的小件,本來成本就是30元,成品賣800元,現在的成本也就是90元,比原來高了60元,但成品漲到了1400元。(我只是舉個例子,實際情況還要高得多) 回到餅乾的例子,20元一斤夾心餅乾中(如奧里奧之類),除去奶油,油,糖,真正的麵粉用量,也就是半斤,麵粉1元1斤時,麵粉占的成本只有5毛,麵粉漲一倍,成本也就是增加5毛,僅此而已。

下回誰再告訴大家,玉漲價了,我們不妨認真地問以下幾個問題:現在玉的市場是什麼價格?你們現在的玉件用類是屬於那一類價格的?成本漲了多少?現在的報價漲了多少? 還有一種說法,玉是升值的,買玉是一種投資。這句話只能算半對,其實,除了上等的玉是升值的,一般的玉,從買回家的那天起,就得減半。因為我們不是做玉生意的,我們要找到買家是很困難的。特別是我們以很高價格買進來的一般的玉,永遠不要想以買回來的價格賣出去,就像我手裡的小糖狗,市場上就值個200元,但我買回來時是810(開價是2400),那天能賣出個500元的虧本價? 也許一塊玉你花5000元不一定能買到,但你買到了,你想賣出去的時候,3000元不一定能賣出去。

還有一種說法,玉料越來越少,再過幾年就沒有了,而玉的市場在擴大。聽聽也對,但再認真分析一下,也不是那麼一回事。玉不是消耗品,不能吃,不會少。目前原料大量地積壓在玉商手裡,玉友手裡,數量越來越多。但人們投資玉的興趣也不是無限的,最後會形成有價無市。玉說穿了,就是石頭。現在,價格合適的玉多了去了,纖纖家的玉,潤磊有玉,也沒有見到誰在那裡瘋搶。 下面切入正題。

我是怎麼關心起玉價來的呢?我本來一直認為,在玉的原產地,在玉的故鄉,那裡的玉是第一手的,那里民風淳樸,在那裡的定價,應該是目前市場上比較規範的,貨真價實。我本來也還沒有玉價的概念,我也搞不清玉應該是個什麼價,就以那裡作為玉價的參照系。 後來,出去一轉,發現其它網站的玉價怎麼那麼低,我就回來問,那裡的玉是不是假的?不可能那麼低,這麼低能買到玉嗎?當然,這問是沒有結果的。也沒有誰能真正對我說句實話。 當我妹妹在張先生那裡(不能說了,再說又要被人說成做廣告了)1800元買了一件17克的細密油潤的蘇工(葛洪工作室的)籽料掛件時,我一直拒絶相信是真的。

我總認為盤上幾天會出問題的。在這以前不久,我纏着要買一件籽料靈芝,區區才10克,談了許久都沒談下來,非要2200。我認為,像樣的籽料玉件,起碼得200元一克。 那件17克金蟾吐瑞越盤越細,越來越美,我終於承認那是真的了。這個時候,我也開始懷疑我原來的參照繫了。 什麼事情,只要我一懷疑,我就要去研究,對玉價也不例外。現在我把我看到的、想到的告訴大家,也請在這裡的第三類玉商朋友給予指點。 玉價由二個部分組成:原料價格和加工的工錢。企業經營成本,應該由加工工錢中支付。這個道理很好解釋,假如我有一塊玉,找到那個工作室加工,我只要支付雙方商定的工錢。至於工作的租房費,水電費,給工人的工錢,那不是我考慮的事情。因為企業經營成本是和企業老闆的能力有關的,也與員工的素質有關。如果有一大堆的人圍着許許多多制度亂轉,條線分割,工作效率低下,企業成本過高,這本身和玉價沒有什麼關係。 原料的價格基本是透明的,過一會再說,先分析一下加工的工錢。

80年代初,劉海粟大師為一家劇院寫了四個大字:“大眾劇院”,潤筆是8000元。當時我才掙69元一個月,這相當於我十年的收入。我就沒有搞明白,這幾個字寫得不怎麼樣,能寫出這樣字的人多了,怎麼可值8000元了呢?後來才搞明白,字要寫到能賣大價錢,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也不是字寫得能看就行的。 其實,各行各業都是相通的,都是這樣的。 奧運冠軍的獎金是100萬,那麼亞軍就只有50萬了,第三名,只有20萬了,過了前8名,可能就什麼都沒有,但他們其間水平的差別,並不是很大的。這只是獎金,其它的收入就更不能比了,廣告都是找冠軍做的,沒有人找第二名做。

時裝,參加奧斯卡頒獎儀式的明星們,都到巴黎、米蘭去做衣服,一件露出許多肉的衣服,動輒幾萬、十幾萬美子。要說,這衣服和商店裡幾百元、幾千元的衣服有什麼差別,我看主要還是在設計的人和做的人。時裝設計大師和裁縫不是一回事。 宜興的壺也一樣。目前國家級的工藝大師的壺,一把在20萬左右,不還價,唯一可以打打招呼的就是工期,本來要等上半年一年的,現在只要等上三五個月。國家認定的工藝美術師的壺,標價就是2000-3000元了。而地方認定的工藝師們,壺價只是300-500元了。一般工匠做的壺,一套也就是幾十元,賣個高價,也就是100多元。 各行各業都差不多的,畫畫也一樣,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傅抱石的人物,能學得七七八八的大有人在,但大師的畫一平尺幾十萬人民幣,學的人能賣多少?

這就是頂級的大師和一般工匠間的差別。這是大家都認可的一個法則。如果一個裁縫,硬說自己的衣服和時裝設計大師的衣服差不多,硬要把自己的衣服也標上幾萬美子;如果一個做壺的,非要說自己的壺和大師的壺差不多,都能泡茶,非把自己做的壺標上幾萬人民幣;如果一個會寫二字的人,認為自己的字和劉海粟的差不多,就標上幾千上萬元一個字在賣,那是沒有自知之明到家了。如果說不懂這個道理,叫無知,如果說知道這個道理,還在硬做,那就是沒有自知之明了,那是有意在騙人害人了。 做玉也是完全一樣的,雅園,那是有着二個國家認可的工藝大師在做掌門,有着一流的工藝師在做玉的工作室。他們是中國做這行的頂級水平,是冠軍級的。對於這樣頂級的工作室,就像時裝界的大師,就像全國最有名的書法家的字。

玉的加工費上想和雅園比,那不是不可以,但也得拿出點能看的東西的,像有幾個國家級的大師啊?在全國的天工獎大賽中,有幾件金獎銀獎的作品啊?如果有,那還能吹一吹,如果什麼都沒有,那再硬要和雅園比,那就是不自量力了。 其實,認真出去看過,發現絶大多數地方的玉工,還是有自知之明的。比方說,楊曦工作室,作為蘇州玉雕的領軍人物,儘管他工作室做的玉件工相當地好,但他定做的價格是80元一克。相當於雅園的五分之一左右。葛洪工作室的來料加工,以標準尺寸的牌雕觀音,報價是3500元。而在蘇州,一般有玉匠,儘管工相當地不錯,但工價是很低的,前不久,我在蘇州做了一個雞心螭龍佩,49克的料,加工費是600元。 在這裡還要說明白的是,一是大師工作室的作品和大師本人的作品,價格不是一回事。大師本人作品的工價,要遠高於工作室的報價。同樣,來料加工的工價,要高於自已加工料的價格,因為中間增加了許多環節,如果看設計,還要按照客戶的要求,還有加工風險。

玉料的價格是透明的,只要到市場上去,就能知道。目前做料的價格,每公斤在4萬,好的在6萬,再好一點,10萬,頂級的價格一件一個價。 加工的東西也是明白的,籽料鐲子價格最貴,因為能開出鐲子的料少,牌子也貴,能開出好牌子的料不多,隨形雕去掉的料最少,相對料的成本最低。 說到這裡,我們可以分析常見網站的價格了,看看三慎軒,看看潤磊工作室,看看纖纖玉,看看蘇工玉坊,看看南越堂,我們看到玉的標價,我們能看明白價格是怎麼來的,料錢是多少,加工費是多少,二手倒騰,加了多少價,我們能看明白。但有一些網站,他們的玉價,看不明白,說不清楚,問不到結果。

我們基本可以明白了,什麼是玉價合理的高,什麼是不合理的高,什麼是病態的高,什麼是發了瘋地高。 以山料牌為例,年前山料的價格,好的不過是2000元一公斤,年後據說漲到了6000元。當然,大塊地進,價格要便宜。那麼山料牌的價格,也就是個工錢。 一個觀音牌,就是像潤磊,葛洪這樣小有名氣科班出身的工藝美術師的來料加工價,也就是3500元,無名無姓之輩就敢標上18000?憑什麼?無非是網上不懂玉的人多,沒有研究價格的人多,反正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釣。 玉價,對於玉友們來說是很重要的,買回來的玉是個什麼價,是對能力一種鑒定。這不是錢的問題,通過玉價,能看清玉商,通過玉價,能評價自己。就像我,花錢買了玉,最後在外面被玉友嘲笑,回家被老婆譏諷,這就不是錢的問題了。 所以,我總問別人一句話:換着是你,這樣的價格你能要嗎?我問的不是錢的問題,問的是對自己能力的鑒定。 除非不玩玉,只要玩下去,總有一天會懂的。誰願意受騙上當?

我相信,只要是買玉的,總會有一天會搞明白的。我是這樣,兔子是這樣,任逍遙是這樣,最後所有的玉友都能搞明白的。 到雅園玉道去批評他們,會有許多人站出來為他們說話。到纖纖那裡說他們的玉不好,他有許多人出來罵死你,當一個做了許多年生意玉商,被人批評時,竟沒有人站出來辯護,那成千上萬有名有姓的會員,竟沒有一點點忠誠度,不能不說這是一種悲哀。 玉價相當於玉商的標籤。合理不合理,那就是良心說了算了。

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

關於冰種玻璃種翡翠的價值取向

關於冰種玻璃種翡翠的價值取向




1、關於無色玻璃種的問題。有人說:無色玻璃種有什麼意思?不知道的,還以為您帶的是塊玻璃吶。呵呵,玻璃種與玻璃一樣麼?紙和鈔票一樣麼?黃銅和黃金一樣麼?銀子和鉑金一樣麼?

    2、種與色的問題。種離開色可以單獨存在,色是什麼?鉻、鐵之類的元素而已,沒聽說過色可以離開種單獨存在。有人說“內行看種,外行看色”是商家哄人的,其實,這是對這句行話的斷章取義,正確的認識是:“內行先看種再看色,外行看色不看種”,不要曲解了。


    3、無色玻璃種是台灣人炒作造成的。炒作是不錯,可是總得值得炒吧,八三玉、磚頭料再炒也成不了寶,破爛、垃圾再炒也不會升值。更可笑的是有人說:“現在台灣人炒無色玻璃種,萬一過幾年反過頭來炒有種有色的,我們可不是大意!”呵呵,試問有種有色的還用炒麼?現在還不是已經夠高的了!玻璃種冰種滿色的,有幾個人買得起?


    4、無色玻璃種之所以升值快,不單是台灣人炒作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好料子太少了(過去沒色的都扔了,現在統統能賣錢);消費者吃透了C貨的苦頭;過去以綠為好,買了一堆悶綠的石頭後悔了;消費者的知識漸長,更理性了。










  從個人來說,始終認為:歷史上一直以綠為翡翠的主流,但目前的情況是真正的好綠雖然還有不少,但相比之下高綠的好料子早已不像過去那樣到處可見了,有也是高價,普通的翠友難以消費,只好退而求好種,如果理論上再把無色玻璃種、冰種貶得過低,實在有失厚道。原料是這樣,進一步說,社會在發展,審美觀念也在更新,綠的東東好,無色的也有人喜歡,藍水、綠水、翡色等更是構成了翡翠絢麗多彩的美麗世界,再配以好種,更顯示出令人神往的翡翠的美。在小圈子裡,我們可以崇尚綠,怎麼說都不過份,但對於廣大愛翡翠但瞭解不多的朋友來說,我們就應該教給他們更簡單、更實際、更理性的挑購知識,應該告訴他們:綠的好,但絶不能過度追求綠;那怎麼挑翡翠呢?1、保證A貨,這是一個前提;2、種水好,這是一個基礎;3、綠、紅、藍、紫、白等等都是好顏色啊,與好的種水相配,真的可以看到翡翠的美啊。4、為什麼無色玻璃種會受到追捧?與時代的發展密不可分,世事複雜,物慾橫流,戴一件無色玻璃種的翡翠,那樣的透、那樣的清、那樣的顯示出靈氣,那樣的與肌膚相貼,真的可以護身、安心、定神,讓人鼓起勇氣,無色玻璃種源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豈是玻璃這種人造物所可比擬!


   

 

無色玻璃種(冰種)之所以應該受到重視,是因為它價位接近普通人的消費能力,同時又充分顯示出翡翠的靈氣,玉能通靈才是好玉啊,這就是紅樓夢中賈寶玉所戴的玉叫做“通靈寶玉”的原因所在。玉必須通靈才有價值,和闐玉的通靈在於潔白、油潤、細度好,翡翠通靈就在於它種好水好能照出人的心靈。這也是我把種放在第一位的原因。






2012年10月2日 星期二

坑爹的雕工,讓人淚如雨下


 坑爹的雕工,讓人淚如雨下


    翡翠自清朝進入中國後,就與中國傳統的雕刻技藝結合在一起,使中國玉器錦上添花,進行二十一世紀,經濟的快速增長又將玉石文化又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

  

  
 翡翠飾品,自古就被賦予活力、健康、富貴、長壽的寓意。對它的審美,要從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去品味它的內涵,才能感到玉的靈氣和它的神奇。傳統的翡翠飾品的雕琢重在意和境上,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在題材上已經完全傳統化,具體的雕刻形象大多是蝠、獸、竹、松、梅、鹿、佛、觀音、如意、靈芝、花葉、秋果、錢、壽桃等,由這些形象來表達吉祥如意的寓意。而這些寓意需要用雕工表達,好的雕工能達到化腐朽為神奇的境界,可以彌補翡翠的先天不足,讓一塊一般的翡翠從石頭變成藝術品,俗話說的“三分料,七分工” ,認可了雕工的重要性。



    新手學習的過程大多沉浸在翡翠的種、水、色等名詞中不能自拔,最容易忽視雕工。翡翠雕刻的特殊性決定了不可能返工,失敗的雕刻不但表達不了寓意,更為可惜的是使玉料基本完全損毀報廢。雕刻師的失誤有多種,有的好料為了保重量而雕得並不美觀、比例失衡,有的用料不當,雕刻了不適當的題材,有的料誤用俏色,結果往往都是變寶為廢。現今翡翠市場的剛性需求催生了急功近利,普貨大行其道,市場上充斥大量題材相似、大同小異的翡翠飾品,而很多失敗雕工的成品也混雜其中。失敗的方式不盡相同,在此以佛公,觀音雕像的形態、神態為例,舉例說明,當然說明之前要先瞭解佛公,觀音的歷史。
   

   常見的佛公形象來自彌勒佛。彌勒佛形象的形成始於五代,演變為肥頭大耳、咧嘴長笑、身荷布袋、袒胸露腹、盤腿而坐的胖和尚形象。至元代發生巨大變化,大肚盤坐、喜笑顏開的彌勒佛基本定型。彌勒佛的形態學術界普遍認為它的原型是五代後樑時期的明州高僧契此的模樣。體現的是大慈大悲、大肚能容、雍容大度。



   觀音全稱觀音菩薩,是四大菩薩之一。他相貌端莊慈祥,經常手持淨瓶楊柳,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間疾苦。當人們遇到災難時,只要念其名號,便前往救度,所以稱觀世音。觀音菩薩的起源和依據,現在均無法考定。在唐朝以前觀世音大都是男相,南宋以後,觀音菩薩像多以女相為主,廣受百姓歡迎。到現代,女相的觀音菩薩形象已深入普通百姓心中。

  

   對單一實物的評價也許各人的各人的標準、認識,採用標準圖象與實物進行對比,優劣反應得更加清楚,這也凸顯出雕工在選購翡翠飾品的重要性。如下選用的失敗雕工例子,每一件價格都上萬,當然,這是對料子而言,不知誰能接受這樣的形象。坑爹,就是想利用大批新手的盲目性,“多看少買”真的是一句至理名言。






失敗的雕工案例

部牙齒凸現





口部形象影響整體





口部生硬,全身失衡







右手抬起,創新失敗





美人魚形








口部因要剔除雜質或裂而刀刻太深







哭泣形象







眉部似老人,腮部誇張








顏色不恰當






深綠色破壞整體形態




 

頭飾粗糙,面相閉眼狀






飄花似一把刀架在脖子上





面相無生氣





腮部線條太鋒利





綠色無意義、翡色假裝俏色





沒有慈母神態


 

翡翠實戰必備:透光照精選集

翡翠實戰必備:透光照精選集




    視覺是在光的作用下產生,我們通過光看清周圍的一切,絶大部份外界信息通過眼睛而被感知,當太陽升起,一縷陽光將大地從黑暗中喚醒,萬物復甦,生生不息,光對於人的重要性毋容置疑。



 光可以穿透某些物體,也會被其它一些物體阻擋。透明度反映了物體對光的吸收強弱,具體的表現就是透光的程度。物體質感的不同其透明度也不同,光穿過物體,眼睛得以看到物體內部的物質狀況,光能引導眼睛真正看到的東西。

 翡翠是多晶體結構,晶粒粗細、結構均勻決定了透光強弱。根據翡翠透光的表現,將其描述為透明、亞透明、半透明、微透明及不透明,如此分類,是因為光線的穿透力受到翡翠內部很多因素的影響,形成不同的透明度。

   

我們知道,翡翠的眾多評價元素即是翡翠本身固有的特質,比如顏色、瑕疵、礦物雜質等,有些類別的特質通過正常觀察不能詳盡特性。光的穿透作用延伸了我們眼睛的視線,引領我們的感知去觸摸以前僅僅被文字描述過的翡翠不為面具掩蓋卻更加真實的另外一面,光在翡翠中傳播為我們翻開嶄新的未知領域,對翡翠的深入審視正是利用光線的穿透特徵,讓翡翠毫無遮掩呈現在眼前。
   

   那扇翡翠隱密的大門,被光推開,終於可以真切明晰地觀察翡翠內部二方面的內容。一、內部物質。包括結構、綠色、晶粒、內裂內紋、各種瑕疵類型、礦物雜質等。二、內部物質的常規細節。包括形狀、大小、數量、長短、分佈、疏密、細膩粗糙等。這些內容都是進行翡翠評價的主要依據,透光帶來的極積意義顯而易見。
  

  在窮盡詞庫,給翡翠貼上無盡讚譽之前,必須先讓翡翠先過過眼,透光作為工具減弱了過眼的難度,無形中加強了辨識能力,簡化了鑒別過程。翡翠交易中,常常遇到商家胡亂品評,亂報價格的情況,這時特別需要一幅好眼力、好眼水才能從容應對,不輕信人言,不為人言左右,堅信眼睛所看到,並以此作為自己判斷標準,客觀評價。但是,鑒識翡翠終究是一個考眼力的活兒,不斷歷練,積累見識,在光的輔助下,相信終能達到一定高度。

   
   


透過光線,能夠看清翡翠內部,內部有雜質,或什麼也沒有,一目瞭然,通俗說就是乾淨或不乾淨。這可以用淨度衡量,雲南省地方標準《翡翠飾品質量等級評價》對淨度分級及評價有比較詳細的定義,用翡翠透光照對比淨度分級及評價,更能深刻理解、體會影響翡翠淨度的眾多因素,並對不同類別的因素影響力作出客觀評價。





如下透光照精選集,精選部份翡翠透光照,可作為標樣,鍛鍊眼力,是翡翠實踐的必備工具。